跳到主要內容區

1.陸軍倉庫

作者:羅琪承

信義區軍事設施陸軍倉庫基本資料

設施名稱

日軍陸軍倉庫,或稱松山倉庫

建物類型

軍用倉庫

設施所屬

日本殖民政府陸軍

建立時間

1939年(民國28年、昭和14年)

位置範圍

今信義路、忠孝東路、基隆路、松仁路圍起的近64公頃的田地區塊

地圖

設施現況

已拆除不存

搬遷或

改建時間

1948年(民國37年)由國民政府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進駐改建

現今影像

設施用途

囤積軍火、戰略物資、糧食

提到當今信義計劃區內曾存的軍事設施,就要從陸軍倉庫開始談起。這塊區域在日本時代屬錫口庄,後來改名松山庄。從早期地圖來看,本地區當時佈滿農田、水塘、荒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設。

圖1:1898年臺灣堡圖信義區部分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日治時期二萬分之一臺灣堡圖)(1898年)

但這景象在昭和14年時(1939)有了變化,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東亞地區戰爭熾烈。日本政府為配合軍事南進的政策,在今信義區徵收了現在信義路、忠孝東路、基隆路、松仁路所圍範圍內近六十四公頃田地,興建了陸軍倉庫,囤積大量軍火、戰略物資及糧食。

而在陸軍倉庫完工後,日本政府為了運輸上的考量,將今八德路至信義路間的道路基隆路,拓寬為40公尺寬的五線幹道,並在沿路種植花卉,非常壯觀。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條五線幹道就被改成飛機跑道,在盟軍轟炸松山機場時,「五線道」的基隆路就在空襲中被炸毀了。

日軍興建的陸軍倉庫為此地信義區的軍事設施打下了基礎,也是因為有了現有的建物和設備,在戰後,國民政府才能很快速地讓從大陸青島搬遷過來的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進駐,這些移入的人口更帶起了日後三張犁的發展。

圖2:1945年美軍繪製陸軍倉庫,左上為松山菸廠,中央為陸軍倉庫,下方為靶場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美軍繪製臺灣城市地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