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
眷村源起
眷村最早的起源,可追溯至民國21年剿共時期,當時國軍第一師師長胡宗南將軍,為了安排房舍給隨軍的軍眷,因此幫忙代租民房和代付房租。戡亂後期,國民政府轉進來臺灣,大批部隊分別駐守防衛臺灣各個軍事要塞,但來臺的人數眾多,因此早期大多安排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營房、學校、寺廟、農舍甚至牛棚等,但依然還是有無住處者,也只能自行搭建簡陋的房子來遮風避雨。
民國39年,軍眷管理處移交給聯勤總部的聯勤留守業務署,並在「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的規定下,軍眷必須「集中管理、集中住所」的管理方式,以應變突發戰事,並能緊急動員。因此眷村大多興建在各地的軍事要塞或營區附近,並按各軍種實施編組,遴選小組長,並納入編組,軍眷有義務執行管理單位所指派的任務,而遺眷和無依軍眷者,則由軍眷管理所統一管理,「眷村」一詞正式出現在官方機制中。
隨著國府轉進來臺的人員中,軍人和眷屬占大多數,為了安置這些軍民,紛紛建立眷村,傳統眷村的組建架構是由自治會為最基本組織,而自治會最高層是由國防部所轄,因此眷村的命名大致可分為五類:軍種、捐款者、紀念人物、時代精神和地理位置。
以上資料來源:郭冠麟(2005)。國軍眷村發展史: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信義區眷村概要
臺北市信義區各類眷村包含:四四東村、富臺新村、自力新村、航建一村、光興五村、永吉新村、信園新村、華夏五村、慈平新村、航建新城、克勤新城、忠駝新城、勤工新城、松柏新城、蘭園新村、永吉新城、世貿新城、吳興新村,富臺新城,等19處。調查資料摘自: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眷村文獻史料蒐集調查研究》總結報告書(2013)。
後續各眷村項目相關定義如下:
目前村名:以目前眷村所使用之村名為主。已完成改建之眷村則使用改建後之社區新名稱,舊名稱則登錄於「原村名/典故」欄。
原村名/典故:已完成改建之新城或國宅,其村名隨著改建而有所更動。此欄位目的在於追溯改建前之眷村為何。
興建時間:為眷村興建完工之時間。
位置:所載之眷村位置以自治會或現任自治會長地址為主,考量自治會多位於眷村中,因此將此資料登為眷村位置。為維護該地址居住人之隱私權,未登錄詳細地址。
建築形式:為眷村建築現況。現存之眷村大多歷經一次以上的改建,未改建之老舊眷村建築形式仍以磚造1-2樓類型為主,職務官舍則為RC造1-2樓或RC造3-5樓之類型;而已完成改建之眷村以RC造3-5樓、RC造6-12樓以上之建築形式為主。
眷舍性質:乃依據國防部眷服處的定義作分類,性質包括︰一般老舊眷村、一般職務官舍、特定職務官舍、公地自建、合作社集建村、地方政府合建村、華夏集建村、重建眷村、國宅重建,共九類。
眷舍總數:為國防部列管之眷舍數。然而民國69年以後完成改建之眷村,因產權私有化可以轉讓與買賣,國防部或自治會因而無法確切掌握實際的眷舍數量(指仍由原眷戶居住之住宅)。
眷戶總數:為國防部列管之眷戶數。其中,部分已拆除不復存在的老舊眷村以及新建之新城、國宅,管理委員會並無原眷戶之正確統計數量。
NA:表資料不可考/無相關資料登記/相關資料佚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