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萬善堂

富台里─萬善堂

作者:羅琪承

宮廟名稱

萬善堂

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255巷旁

建廟時間

民國59年(1970年)農曆1012日(國曆1110日)

近期改建時間

民國90年(2001年)維修過被颱風吹倒榕樹壓壞的屋頂

目前負責人

建廟形式與方位

三面壁無廟門,方位坐東北廟口朝西南

主祀牌位

地府蔭公牌位

同祀神明

宮廟對聯

上聯:地下百靈滋景祚

下聯:蔭中萬土慶維新

橫批:蔭德廣施千戶福

祭典時間

參拜民眾

萬善堂現景

資料來源:羅琪承於20211122日拍攝

        萬善堂,位於信義區富台里西側里界附近,鄰近信義區興雅里、敦厚里、六藝里。萬善堂中無神像,而是祭祀寫有「地府蔭公」之牌位。牌位後方有鐵窗隔出空間存放裝遺骸的甕和骨灰罈。宮廟前方為富生公園,富生公園早期為舊埤溪河道流經處,現已加蓋,舊河道成為一邊排水用途。萬善堂前尚有一小溝,但並非舊埤溪河道,而是單純道路排水用的溝渠。

        萬善堂由來為在民國40至50年代(約1950至1960年間)時,本地有舊埤溪河道流過,但當時經過此地的舊水道是土牆構成,下雨很容易坍塌,水質也很髒,人們不會下去戲水或飲用這邊的水源。在民國57至59年(約1968至1970年間)進行整修此地河道土堤工程時,在現今的富生公園處挖出許多骨骸。

        這些遺骸被挖出來後,最初負責整修河道土堤的包商就將骨骸隨意放置一旁,並沒多做處理。但之後怪手等工程機具一直出狀況,工程進行非常不順利。當地耆老就告誡包商說應該要把這些挖出的遺骸整理一下,於是由包商出資將挖出的骨骸收拾後,在民國59年(1970年)蓋了萬善堂來祭祀,即為本堂之由來。據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統計,萬善堂內現有27個骨罈,當中1個是空罈、1個在最早於民國100年(2011年)後才放入萬善堂,其他都是無標示姓名的骨骸。

        此地墓區雖可追溯到百年前,但萬善堂在本地卻鮮有人去祭拜,也無專人在管理。因五分埔清潔隊就在萬善堂旁邊,清潔隊人員會利用萬善堂空間暫放一些清潔用具,故會順便整理。平常就是由清潔隊人員在整理環境跟上香祭拜,再來就是極少數求財的人偶爾會來敬菸祭拜外,平時幾無人煙。入夜時因此地較無人車,附近住民也會繞開此處。

        此處富生公園地有舊埤溪河道經過,早年此地產權屬水利署和臺北市政府公園處,現產權轉至臺北市政府財政局。在遷葬完成後,萬善堂也預計拆除,土地會歸還給臺北市政府財政局。

        萬善堂雖在富台里中,但與周邊居民生活並無接軌。富台里是在民國42年(1953年)時聯勤總部在本地興建眷舍安置從越南富國島撤退來臺之官兵,名為富台新村,取從「富」國島來「臺」之意。在富台新村住民來到此地前這邊已是墓區,富台新村人們直接以「亂葬崗」稱呼。民國72年(1983年)時富台新村部分改為集合式國宅迄今,而萬善堂在此地存在50餘年後也將在近期功成身退。

萬善堂牌位。

資料來源:羅琪承202232日拍攝

萬善堂旁排水用小溝,並非舊河道遺跡。

資料來源:羅琪承202232日拍攝

〈臺北舊地籍圖:五分埔〉墓地位置與今萬善堂位置疊圖。

資料來源:引自中研院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信義區福德街137巷8弄至89巷處墓區現景。

資料來源:羅琪承2022429日拍攝

從早年萬善堂富生公園處遷葬至福德街處墓碑。

資料來源:羅琪承2022424日拍攝

萬善堂與富生公園現景,中間樓房為三張犁與五分埔清潔分隊。

資料來源:羅琪承202232日拍攝

瀏覽數: